时间:2023-01-18 19:34:50 | 浏览:51
溯 源
据《姓氏寻源》记载,最早的郭姓出现在夏禹时期。郭字本义是指外城,以居住地为姓,源于夏禹的都城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告城镇),这支郭姓的后人已无世系资料。
出自姬姓,与周王室同源。周武王封文王季弟虢叔于西虢(今陕西省宝鸡市),平王东迁,夺虢叔之地予郑武公,楚庄王起陆浑之师犯周,责王灭虢,平王遂求虢叔裔孙郭壬,封于郭(山西阳曲),是为郭公。虢、郭同声,其后延用而为姓,郭壬被尊为郭氏受姓始祖。唐中叶,陕西华阴郭子仪(郭壬六十七世孙)平“安史之乱”,中兴唐室,封汾阳王,故郭氏以“汾阳”为堂号。
源自阿拉伯后裔。宋元时期,泉州港成为重要商埠,一些阿拉伯伊斯兰教徒来泉经商,并与泉州通婚,择居泉州,改汉姓,以郭为姓。
出自少数民族。明清时期,蒙古族、彝族、满族、回族、壮族、土家族等民族有不少袭汉姓,以郭为姓。
入 闽
唐总章二年(669年),河南光州固始郭氏族人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郭淑翁、郭鱼在龙溪郭埭乡落籍。
唐末,郭子仪的第六子郭暖之孙郭嵩,字志远,官枢密使,奉令从固始县随王审知的从弟王想入闽,择居新宁(今长乐市芝山乡),后裔传衍莆田、仙游、南安蓬岛等地。据金谷华芸郭氏的《蓬岛郭氏家谱》载,郭子仪有8子:曜、旰、唏、咄、晤、暖、曙、映。暖之玄孙郭嵩(郭子仪六世孙)始入闽。郭嵩之裔郭恂迁居仙游大蜚山下,郭恂的曾孙郭赞迁泉州,居府城高贵坊后再徙北门、朝天门,数传至郭起辗转从侯官(福州)迁德化下涌侯伯坑。郭起之裔郭肖五迁德化山坪(今屏山),肖五曾孙郭五七,字德昭,于南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年)始迁南安蓬岛。
元太常寺卿,后特授宣慰使德广,奉旨督需入闽,由杭而泉,卜居泉州行春门外法石。
肇基、繁衍及外迁
(一)石湖(石渔、石农)郭氏有3个支派。
1.石湖一甲郭氏:溯自惠安百奇。明洪武九年(1376年),郭德广次子郭泰(字仲远)从法石迁居惠安县螺城东园百崎乡霞埭里。郭仲远生5子:长子郭仕初、次子郭仕源、三子郭仕壁、四子郭仕敏、五子郭仕昭,郭仕敏八子郭廷魁携子郭言路于明景泰年间从霞埭里迁人日湖(今石湖村),后郭廷魁返居霞埭里,郭言路居石湖村传衍,石湖一甲郭氏奉郭言路为一世祖,历500多年。石湖一甲郭氏于明初移居前坑(古称钱山)和郭坑村(古称国卿),石湖一甲郭氏还有族人迁往后湖、洋井、蚶江、莲东、古蕾、山前、海山、观音澳、香港、澳门、台湾鹿港、彰化及东南亚等地。
石湖一甲郭氏宗祠
2.石湖八甲郭氏:宋末,郭冲素(字济逊,号道启)从仙游县竹仔坑迁居石湖村,石湖八甲郭氏奉郭冲素为一世祖,历700多年,已传23世。郭冲素生7子传7个房祧,其族人有迁往晋江龙湖后溪、罗山梧垵、郭厝、莆田南日、浙江唐头、平阳山埔,台湾彰化、鹿港等地。郭通观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渡台湾开基鹿港新厝仔渔寮,历300余年,传10世。
3.石湖四甲郭氏:明初迁居石湖村,始迁人不详。
(二)莲埭郭氏:溯自石湖一甲郭氏。清道光年间,十六世郭诗蛟(1819—1890年)从石湖村移居莲埭村,已传8世。
(三)大厦郭氏:民国30年(1941年),从浙江省贯岭百井村迁居大厦村,始迁者不详。
(四)洋井郭氏:溯自石湖一甲郭氏。从石湖村移居洋井村,始迁年代、始迁者不详。
(五)郭坑(国卿)郭氏:溯自石湖一甲郭氏。明初,三世(俗称“山仔墓公”)从石湖村移居郭坑村。19世纪80年代以后,陆续有族人迁往香港及菲律宾等地。
郭坑郭氏宗祠
(六)梅林郭氏:清道光年问,郭典梓从惠安县百崎迁居梅林村,19世纪80年代以后,陆续有族人迁往菲律宾。
(七)前坑郭氏:溯自石湖一甲郭氏。明初,二世(名不详)从石湖村移居前坑村。明清以后,陆续有族人迁往后湖、晋江龙湖山前、平潭海山澳、安溪县城等地。
前坑郭氏宗祠
昭 穆
(一)石湖一甲郭氏昭穆(从十二世起):文章华国,诗礼传家,仁义道德,昌隆永世。理学鼎新,俭勤致富,善良恭谦,茂盛长年。
(二)石湖四甲郭氏昭穆:国富家兴,育文培德,忠义诚信,奕世传芳。
(三)石湖八甲郭氏昭穆(从十世起)。
讳行:钟毓桂灿培,镛鸿梅焕增,锡淑桢炳垣,铭汝植辉增。
字行:为先克家子,孝心贻谋孙,传芳绵祖德,缨绪裕后昆。
(四)莲埭郭氏昭穆(从十二世起):文章华国,诗礼传家,仁义道德,昌隆永世。
(五)前坑郭氏昭穆。
讳行:肖俞储胤淑侯友,子仲君方尚贤,立志家声克振。
字行:希兴梦正缵宗仕,允载天维辅德,为善世泽斯绵。
续昭穆:祖武克绳历代子孙蕃衍同进化,民生安定从今社会革新共繁荣。
(六)郭坑郭氏昭穆:弘基光世守,鸿烈永丕承,文章昭祖德,忠孝信义谋。
郭姓人口与分布郭姓,中华《百家姓》常见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主要源出姬姓、任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郭姓历史源渊深远,人口分布广泛。当今,郭姓在我国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河北、山东及湖北四省,共占郭姓人口39%,其次分布于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姓氏文化渊源深厚,在黄土高原的秦、晋、豫三省,郭姓家族繁衍生息的家族之根就深扎其中,郭姓家族有着非常古老的发展渊源和历史传说。早在上古大禹时期,郭姓就已经开姓得基,主流郭姓的先祖就是从夏代的时候从黄帝
大唐朝有位酒仙诗人叫李白,大宋有位婉约词人李清照,南唐还有位不务正业的词皇帝李煜,被世人尊为诗词界的三杰。咱们先说李煜,公元961年,李煜他爹李璟驾崩,因几个哥哥死得死病的病,身为老六的他登基继位。李煜与其它几个哥们不一样,他善诗文、工书画
【2020百家姓排名,王姓为百家姓排名top1】8日,公安部发布《二〇二〇年全国姓名报告》。按户籍人口数量排名,2020年的“百家姓”与2019年相比变化不大。“王”“李”“张”“刘”“陈”依旧名列前5,五大姓氏占全国户籍总人口30.8%。
关、佟、齐等大姓被挤出新版“百家姓”,新生儿起名最爱带“梓”公安部发布2018年全国姓名大数据,沈版百家姓有17个姓氏落选你印象中的“百家姓”,还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吗?日前,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对2018年公安机关登记的全国姓氏和新生儿姓
张姓在百家姓氏中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在中华大地有着广泛的人口分布及庞大的人口数量:据公安部户政管理中心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张姓人口数量达到九千七百四十五万之多,仅次于王姓和李姓,人口数量居全国第三 ,有这么广泛的人口分布
黄姓,远古称黄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如今,黄氏人口众多,分布广泛:据公安部户政管理中心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黄姓人口达3521万之多,百家姓排名第七位。黄氏源姓于北方,两宋之后主要分布于湖北、四川、福建、江西一带
陈姓,是中华主要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人口众多,据公安部户政管理中心2020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陈姓人口总数有六千四百一十万之多,百家姓排名第五,仅次于王、李、张、刘.现在我们来探讨一下陈姓开山始祖。史料记载:陈
中国民间向来就有“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的说法,为什么民间把赵姓排在《百家姓》第一位呢?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北宋时期,北宋共有18位赵姓皇帝,当时《百家姓》自然以帝王为贵,排在第一。赵姓是我国历史上地位十分显赫的姓氏,据部分资料统计光称帝称王
赵汗青·刘欣华赵姓在中国,是个很普及的姓,说起古代名人,有春秋时候的赵简子,战国的平原君(赵胜),千古一帝秦始皇赵政,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千古贤相赵普,更有因文艺范导致丧权辱国的赵佶,元代大名鼎鼎的书法家赵孟頫……近代至今
赵姓,宋代《百家姓》排名第一,而在2006年新百家姓排名第八位。发祥地在今山西省,曾是晋国六卿之一。周穆王时的造父是汉族赵姓之始祖,截至2014年总人口大约有2670万,赵姓在北方地区是常见的姓氏之一。赵姓著名郡望有天水、涿郡、下邳、南阳、
郑姓的人口与分布郑姓是中华《百家姓》中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相关文献记载,郑姓主要源自于子姓、姜姓、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名等。郑姓在宋明时期大约各有人口75万和125万,随着历史变革中的不断迁徙,郑姓人口已经分布在我国的大江南北。当今,
罗姓的人口与分布罗姓,中国百家姓常见姓氏之一,史书记载罗姓源自于“妫姓”及官位姓氏,也有少数民族改姓而来。当今 罗姓主要分布在云贵川,湘赣闽、粤桂等地,目前,四川为罗姓人口分布最多的省份,约占罗姓人口20%。据公安部户政管理中心2020年第
梁姓人口与分布梁姓,同其他姓氏一样,也是中华《百家姓》中典型的多源流姓氏,主要源出于嬴姓、姬姓等,还有些以国、地、邑为氏者。据史料记载在我国宋朝时期,梁姓总人口仅44万人,当时排在全国37位,而到明朝的时候,梁姓人口依然不增反减至43万,当
品牌推广人、百家姓专家冯志亮讲《不一样的百家姓》之韩姓的一脉正宗韩姓是中国第二十九位姓氏,主要分布在河南、山东、河北。当今韩姓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61%,总人口大约有815万。得姓始祖韩武子,姬姓,韩氏,名万,又称韩万。据《元和姓纂》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