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0 19:41:51 | 浏览:1374
郭姓的发展应该是这样的:虢国——西虢——西虢+北虢+南虢→小虢(秦灭)→北虢,南虢(现三门峡+平陆,晋灭)→晋将虢国遗民迁于汾阳——郭姓产生。
虢国是西周初年的重要姬姓封国,分封于公元前1056年前,其开国国君是周文王的弟弟虢仲、虢叔(姬姓)。虢国三次分封,史书记载中形成:西虢、东虢、北虢、小虢。
三门峡虢国建都上阳,地跨黄河两岸,史称南虢、北虢,实为一虢。严谨一点说应该是三门峡地区西周时期当地有一个公国,名字叫做虢国。他就是今天我们所要说的全国郭姓的发源地。
如若不是考古发现虢国贵族的大型墓葬,出土了数量众多的精美青铜器,玉器,哦,当然还有天下第一剑。如若不是当年郭沫若先生到此现场指导将博物馆建在了原址基础上。这个公国曾有的荣光将永远深埋于地下,无从重见前日了,郭姓源于此亦无佐证了。
公元前655年三门峡虢国被晋国所灭。晋国为防止虢国复国,“毁其史,迁其民”。相较于后世的秦始皇,焚书坑儒,做得有过之而无不及。
可能很久以前先人们就明白一个道理,只有消灭一个种族的文化,摧残一个种族的精神,才有可能将其彻底征服。
虢国 最后一个国君在上阳城被攻破之后,逃至了洛邑,当时的周王在河南省北今焦作一带给他重新划分了一块地盘。也就是如今的虢乡。而那些来不及逃族的贵族和中下级官员及平民。命运就相当的悲惨。
不容置疑,虢国的先祖们曾经卫周王室六卫之师,能征善战,可谓是虎贲之军。奈何到了西周末年却是虎落平阳。根本无法与当时强大的晋国对抗。
但是这些人骨子和血液里边有这一种强悍的反抗精神。当时的晋国统治者对这些人采用了一种特殊的戍边制度。让他们远离自己的故地,并且发配到晋国与戎交界的战争边缘地带,第一,可以利用他们的勇武抵御外敌,巩固自己的边境,第二让他们远离故土,无法复国。
毁灭典籍,破坏宫室,掘其地基,以宫为墓,迁之以平民,虢国遗民作为奴隶大批被迫迁晋国瓜衍城(今:山西省汾阳市境内)守边,以国(郭)为姓。至此,郭姓诞生。虢与郭本同音,可假借,为念故国,舍姬姓,而以国名为姓。
虢国是随着当时社会形势的变化和军事上的需要在西周晚期迁徒今三门峡。这里是洛邑的西门户,北有滔滔黄河,南依巍巍秦岭,山岭陡峭,道路崎岖,是自古由中原通往关中、西域的唯一通道。
在周朝末年王室式微诸侯并起的年代。无论是秦人东出,还是晋人南下,都要经过此地。再加上又遇到了当时晋国扩张领土时期的晋献公。被灭亡是历史的发展必然。
假虞灭虢之后,当初周王朝在次封的两个姬姓公国全部灭亡。从此地理形式险要的虢国。还有当时周王朝最大盐业生产基地虞国(今山西运城),被晋国所掌握,之后,晋献公的儿子晋文公重耳,成就一代霸业。从此周王朝威严不在,礼乐崩坏,虢之后周己再无力对抗诸侯。
虢国与郭从此在历史中沉寂,《春秋舆图》称:"瓜衍城在孝义县北十里,……今名虢城"。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称:"汾州虞、虢二城,相传晋灭虞、虢,迁其民于此,筑城居之"。今山西省汾阳市境内虢城为郭氏繁衍地。公元前655年,虢国被灭到公元前497年,三家分晋属赵国,至此虢国的后民才有资格向赵国其他地方迁移。“三家分晋”后瓜衍属于赵国,虢国遗族的奴隶身份被解除,郭氏可以在赵国内部迁居,并逐步向赵国都城--晋阳迁居。
公元前229年,秦国攻打赵国。一个名叫郭开的晋阳人,撺掇赵王杀将换将,虽是赵相却有力的促进的赵国的灭亡,公元前228年,秦军攻灭邯郸。公元前222年,由赵国公子嘉建立的代国,被秦国灭掉。至此三家分晋之后,实力最强的赵国就此灭亡。(这个郭开不知道算不算虢国的后代,但是看其出处应该是)。
东汉郭氏,在历史中开始,重新登上历史舞台。后晋阳属太原,直至唐朝,一代名将平定安史之乱的郭子仪即出于次,郭氏也成为太原望族,一时名动天下。
郭氏从周代王室贵胄到虢国遗族,从虢转郭形成唐初显赫的山东八大望族--太原郭氏,郭氏经历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公元907年大唐灭亡,中原地区进入战乱频繁的五代时期,郭氏族人纷纷南迁。从此郭氏子孙更加开枝散叶,郭氏遍及天下,人才辈出,延续了郭氏家族的荣耀。当郭氏族人回忆起自己的祖根之地,都会说到太原堂,"其先太原人也"。
虢国西周时大型墓葬的发掘,及相关出土文物的佐证,以及相关资料史料和太原郭氏家谱记载,都清晰的还原出了郭氏诞生迁移的脉络,虢城,虢略,虢乡这些虢国遗民曾生活过的遗迹过往,直至现代都还存在。
三门峡虢国做为天下郭氏主要源地,已成不争事实,庙底沟公园北侧“郭氏源头”大牌坊虽己不在,但郭氏源头已成为一个村名,在穿过历史回溯到西周,郭氏族人到此寻根问祖,细赏虢国博物馆中重见天日的西周青铜重器,车马坑中黄土成军,战马,战车,军犬早己雕塑成历史烟云的模样,面朝北方等待召唤。
天下第一剑,磒铁兵器,17000多件文物,200多件青铜礼器,享天子之禄,虽不是大国却是忠于周王室拱卫之师,论其强弱易势,论其忠勇无二。
总之,郭氏一脉更加清楚,虎贲之师实乃先祖,虢国——西虢——南北二虢(三门峡)——虢城(瓜(虢)洐城,汾阳)郭姓——晋阳(太原)——郭氏分于九州。
郭姓的发展应该是这样的:虢国——西虢——西虢+北虢+南虢→小虢(秦灭)→北虢,南虢(现三门峡+平陆,晋灭)→晋将虢国遗民迁于汾阳——郭姓产生。虢国是西周初年的重要姬姓封国,分封于公元前1056年前,其开国国君是周文王的弟弟虢仲、虢叔(姬姓)
河南三门峡虢国博物馆是建立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周虢国墓地遗址上的专题性博物馆虢国博物馆郭姓和虢姓参观可以半价购票,有人知道是为什么吗?遗址园简介1比1比例复制的出土时候的情景虢国博物馆内展出的精美玉器博物馆内展示的青铜器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姓氏文化渊源深厚,在黄土高原的秦、晋、豫三省,郭姓家族繁衍生息的家族之根就深扎其中,郭姓家族有着非常古老的发展渊源和历史传说。早在上古大禹时期,郭姓就已经开姓得基,主流郭姓的先祖就是从夏代的时候从黄帝
属牛的男孩在取名时,一定要注意生肖的喜忌运用。唯有贴合生肖喜用的名字,才会给孩子带来好的运势。还要重视生肖喜忌的运用,也要注意对名字寓意的选择。从古诗中提取词语可以很好地表现孩子的文化素养,给人留下好印象。图片来自网络属牛男孩取名建议古诗词
人如其名,孩子的性格和特点都会贴合自己的名字,父母都会为女孩取一个温婉优雅的名字,希望女孩能够成长为一个亭亭玉立、秀外慧中的人。为了帮助各位父母更好的给女孩起名,铭缘阁起名网为大家分享一些温婉优雅的郭姓女孩名字。铭缘阁起名网整理一些女孩起名
(山东。。泰安)君.. - 熙 - 洪 - 云 - 修 -守 - 忠 - 正 - 恩 - 会 - 庆 - 本 - 昌 .....山东省德州}青、基、本、世、永,连、登、传、光、明山东滨州 思、文、学、庆、丰山东临沂莒南}兴、喜、克、德、洪、
本期,小编为您盘点一下当今百家姓上排名第十七的郭姓。郭姓,主要源自姬姓、任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东周初年的虢序为郭姓得姓始祖。根据最新的人口统计数据结果显示,目前全国的郭姓总人口数约为一千五百万左右,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1%。在全国的分布主
泉州台商投资区的百崎回族自治镇位于泉州湾北部,洛阳江入海处。东与张坂镇交界,西与洛阳镇毗邻,南与东园镇接连,西南与泉州市丰泽区东海街道及后渚港相望,北与东园镇接连。1990年8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独立建制百崎回族乡,是福建省18个少数民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郭姓历代名人397名,占总名人数的0.87%,排在名人姓氏的第十八位;郭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63%,排在第四十位;郭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75%,排在第二十六位;郭姓的著名美术家
郡望堂号郡望太原郡:战国时置郡,治所在晋阳。[1] 汉初郭亭,战国末赵国晋阳人,秦末以连敖从起单父,属汉王,以战功封阿陵侯。亭玄孙孟儒,西汉左冯翊。又有西汉晋阳人郭越,汉哀帝时期贤士。东汉郭遵,太原晋阳人,官至兖州刺史、光禄大夫。汉末大司农
郭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任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东周初年的虢序为郭姓得姓始祖。郭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144位。截至2015年,当代郭姓的人口达到1490余万,是中国第17大姓,大约占中国总人口的1
郭姓得姓始祖为东周时期的虢序,在宋版《百家姓》郭姓位列第144位。到了2015年,郭姓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第17大姓,多达1490余万宗亲。那么,在1614位开国将帅中,郭姓宗亲将军有几位?这些郭姓开国将帅宗亲中,获开国少将、中将、上将、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