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故事:郭姓者

时间:2023-01-18 19:26:31 | 浏览:128

广东番禺县有个姓郭的人,海运贩卖货物为生。他讲了自己的一次遇险经历。那次,他的货船缆绳断了,被风吹到大海上,瞬息飘出老远,迷失了方向。风越刮越大,桅杆折断,船翻了。五十多个人都抱着木头随波逐流,听天由命。不知过了多久,终于漂到一个海滩上,大

广东番禺县有个姓郭的人,海运贩卖货物为生。他讲了自己的一次遇险经历。那次,他的货船缆绳断了,被风吹到大海上,瞬息飘出老远,迷失了方向。风越刮越大,桅杆折断,船翻了。

五十多个人都抱着木头随波逐流,听天由命。不知过了多久,终于漂到一个海滩上,大家上岸,还剩二十多人。

众人忍饥挨饿,顺着路走到一个草堂前,里面空无一人,锅里还有一斗多豆子。大家正在高兴,看到一块木板上有字写到:“此地不可久留,我们一百多人到了这里,粮食充足,但是每天晚上都有怪物来抓人吃。料想无法生还,特告后来者。”

众人害怕,带上豆子努力往前走,人多豆少,饿得受不了只舍得吃一小把。走到第三天,豆子吃完了,每个人都饿得难以忍耐。勉强支撑又走了两天,来到一处。看周围景物和内地差不多。登高远望,前面树林里冒出炊烟。

到了那里,有三四户人间。当地人看到他们,都关上门不接待。旁边有所稍微大些的房子。敲门后出来一个老人。众人说了自己的遭遇,乞求老人帮助。老者没说话,对着众人看了一遍,然后点点头,让他们进屋。

当时众人已经饿了好几天,哀求老人给些吃的。老人进了里间,过了好长时间,带着两个少年出来,两少年每人托着一个食盘,上面放着二十多杯酒。每个酒杯只倒了四分之一。每人喝了这点酒,都觉得太少。老人再次入内,出来后,两个少年端来了米汤,还是用杯子装着多半杯。众人喝了米汤,根本不饱。但是老人没再拿吃的,众人没有办法,沉沉睡去。

约一顿饭功夫,大家醒来,老人已经煮好了粥,还是每人一杯。第二天早晨,粥的份量增加,第三天才开始让他们吃干饭。老人对他们拍着肚子解释,因为说的是方言,只是听了个大概。大意是说:“你们饿得很厉害,一见面我就知道了。如果一下吃饱肯定毙命。所以先喝点酒润润肠道,接着用米汤畅通脾胃,接着吃点粥,最后才能吃干饭。我在这里遇到海难的人多次,都是这么救的他们。”众人叩头感谢。

在这里住了三天后,众人离开,老者赠送了他们干粮和地图。走了七八天才到福建境内,遇到一条洋船,把他们带回了广东。

凡是饿太久了的人,肠胃里空无一物,变得狭窄。猛然吃得过饱,食物在体内不能通行,顷刻就会死去。回想起乾隆四十三年,我们家乡遇到灾荒,路上经常遇到饿死的人。我母亲乐善好施,有个乞丐来讨饭。母亲让他吃了顿饱饭,走了半里地,我婶子又给了这个乞丐一碗饭。乞丐吃完,出门不远就死了。这就是饿久了不能一下子吃饱的证明。看这个老人的做法,真是帮助久饿人的好方法。《亦复如是》



【原文】郭姓者,广东番禺县人,以航海贩货为业。自言尝遇飓 风,缆断船飘,瞬息千里,不辨南北。俄而风愈烈,樯倒舟 覆,舟中五十余人各抱木随波上下,任其所之。久抵一滩, 水浅可立,舍木上岸,仅存二十余人。各忍饥觅路至一处, 见有草舍,喜甚。入,无一人,锅灶?箸皆备,且有豆斗 余。旋视板上有字云:“此地不可久居,我等百余人来此, 糇粮颇足,但每夜辄有怪物攫人而食,渐渐希少。料不能生 还,特此告之来者。”众大惧,裹豆弩力前行,腹饥则各啖 豆一握。

至第三日,豆已尽,腹饥不可忍,勉强行。又二 日,至一处似内地,登高望远,见林木中炊烟数起。迹至, 有小小房舍三、四家,见众狼狈来,咸闭户避之。旁有一家 房舍略高大,叩之,一老人出。告以故,老人不答,遍视众 人,点首者三,延之人,旋即扃钥。众是时枵腹已数日矣, 以饥告,老人入内;久许,老人偕二少年出。二少年各托一 盘,盛酒二十余杯,酒止十分之四。老人命一人各送一杯, 众告以不足。老人复入内,久许出,二人托盘如前,杯稍 大,内盛米汤止十分之七,仍命一人各饮一杯。少顷,众沉 沉睡去。

约一炊黍时,众醒。老人已储粥以待,然每人止一 ?。天明后复进粥,多亦如之。直待第二日始啖以饭。老人 对众指口拍腹而言,其语多不可解。以意会之,可略得十之 二、三,大约谓:君等腹饥,我一见面即已尽知。但胃虚肠 枯,遽行饱啖必致毙命。所以入门即下钥者,恐君等外出求 食也;先饮以酒者,少滋润其肠也;次饮以米汤者,略开通 其胃也;后给以稀饭者,渐养复元气也。我在此遇被难者, 不知凡几,皆用此法救之。众叩首谢。

留住三日,赠以干 粮,授以程图,行七、八日达闽境,始附内洋船返粤。 凡久饥之人,肠胃虚无一物,虽空实窄,骤与饱食,内 难包容,气因食隔,不能通行,顷刻毙命者多矣。忆乾隆四 十三年戊戌,吾乡大荒,饿死者横藉于路。先母性好施,有 丐者以饥告,当与饭一?;食讫,行未半里,先叶婶母又与 饭一碗;食之,出门不远死矣。此久饥不可饱食之明征。观 老人所为,真救饥之良法也。

相关资讯

花爱屯的故事

柳州地名系列故事地名作为一个城市地域文化的载体和一种特定文化的象征,具有指代性、公用性、地域性和传承性及文化性等特性,已被联合国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正越来越受到重视和保护。柳州是一座有着2130多年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与这座城市共

传奇武器89式重机枪背后的故事

提起现代战争中什么才是最强大的武器,小伙伴们肯定会有不同的答案,资深军迷们甚至可以罗列出大批的精准数据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但说起现代战场上什么是最热门最常见也是最可靠的武器,那就不得不提起机枪。不论战争的规模大小,不论作战双方军力如何,不论参

故事|古韵翠屏 西南半壁古戎州

翠屏区隶属于四川省宜宾市,是1997年1月由原县级宜宾市改设的县级区,是宜宾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翠屏区素有“西南半壁古戎州”之誉。辖区内保存有大量的文物古迹,1986年1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翠屏区

地名故事:郧阳区的前世今生

@秦楚刊号郧阳区隶属于十堰市,为县级城区,在城区的西部与北部。北与同市的郧西县、陕西商洛市的商南县、河南南阳市的渐川县相连,东和同市的丹江口市接壤,南跟同市的张湾区、茅箭区、房县交界,西及同市的竹山县、陕西白河县毗邻。郧阳区地表外形西高东低

十堰地名故事——“郧阳”的由来

听地名故事,看发展变化。在咱们十堰,说起“郧阳”这两个字大家一定不陌生,因为我们有郧阳区,此前还有郧县,再往前有郧阳地区,追寻到明清时期还有郧阳府。那么,我们生活的这片区域与郧阳二字究竟有什么样的关联呢?郧阳这一地名又是从何而来呢?今天我们

「地名故事」汉阳:武汉三镇最早县级独立建制

汉阳区地处武汉市西南部,与汉口、武昌隔江鼎立构成武汉三镇。独居一的汉阳区,东濒长江,北依汉水,是京广铁路大动脉与长江黄金水道十字交会的中心,历来有"九省通衢”之称。汉阳以都市工业、房地产业、文化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四大产业为发展重点。汉阳区土

地名故事:“十堰”,不过是随口一说而已?

@秦楚刊号“十堰”的传说,史书和口传众多,不过关于十堰名称的来历,民间曾经有这样一个传说,很是正能量——传说在古代,郧县南乡张家庄(大致就是今天的十堰市老街)东面,住着一个叫熊阁老的人。他在朝廷做官卸任后,退居故里,横行霸道,欺压百姓,指山

地名故事:美丽当阳

当阳,宜昌市下辖市,位于湖北省中部,西临三峡宜昌,东连荆州古城,北通襄阳隆中。当阳古为权国。战国时,秦始建当阳县,属南郡,距今2200多年历史,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境内有号称“天下四绝"之一的佛教圣地玉泉寺和中国三大关庙之一的关陵庙,有闻

湖北当阳:关于河溶的故事

河溶,因二河相溶而得名,自古因其繁盛闪耀荆楚,河韵楚王志,溶耀小汉口。河溶镇初名溶市、合溶,后改称河溶,据《中国古今大辞典》记载:“沮漳二水至此合流,故名”。1927,河溶镇年置联保处,属当阳第三区署;1945年,改置河溶镇公所;1949年

老鄂城王义文故事汇:建设街——鄂城个体经济的发源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老百姓的市场经济意识逐步加强,一方面是因为很多城镇下放人员和知青回城,就业成为一个大问题,这些人为了谋生开始尝试着摆摊卖东西,另一方面,国家的经济政策逐渐开放,为老百姓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宽松环境。在鄂城,建设街(旧名西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妈妈知道新乡新闻头条网阿姆斯特丹旅游网康佳电视评测网保洁服务网CAD制图网米高轮滑鞋百香果种植网苏州旅游网深南电路A股中医学知识网手工艺术品官网催乳师培训网速比涛泳镜发型设计大全芝柏手表之家
郭姓氏取名网-郭姓有幸福寓意的名字、郭姓女孩起名高端大气、郭姓女孩高雅有涵养的名字、郭姓最旺又顺口的名字、郭氏取名男宝宝带木、郭氏起名大全男孩单字、郭姓女孩名字大全2023属兔。
郭姓氏取名网 haolidan.cn©2022-2028版权所有